已经不记得最早接触到 Disruptor 是什么时候了,只记得发现它的时候它是以具有闪电般的速度被介绍的。于是在脑子里, Disruptor 和“闪电”一词关联了起来,然而却一直没有时间去探究一下。
最近正在进行一项对性能有很高要求的产品项目的研究,自然想起了闪电般的 Disruptor ,这必有它的用武之地,于是进行了一番探查,将成果和体会记录在案。
一、什么是 Disruptor
从功能上来看,Disruptor 是实现了“队列”的功能,而且是一个有界队列。那么它的应用场景自然就是“生产者-消费者”模型的应用场合了。
可以拿 JDK 的 BlockingQueue 做一个简单对比,以便更好地认识 Disruptor 是什么。
我们知道 BlockingQueue 是一个 FIFO 队列,生产者(Producer)往队列里发布(publish)一项事件(或称之为“消息”也可以)时,消费者(Consumer)能获得通知;如果没有事件时,消费者被堵塞,直到生产者发布了新的事件。
这些都是 Disruptor 能做到的,与之不同的是,Disruptor 能做更多:
- 同一个“事件”可以有多个消费者,消费者之间既可以并行处理,也可以相互依赖形成处理的先后次序(形成一个依赖图);
- 预分配用于存储事件内容的内存空间;
- 针对极高的性能目标而实现的极度优化和无锁的设计;
以上的描述虽然简单地指出了 Disruptor 是什么,但对于它“能做什么”还不是那么直截了当。一般性地来说,当你需要在两个独立的处理过程(两个线程)之间交换数据时,就可以使用 Disruptor 。当然使用队列(如上面提到的 BlockingQueue)也可以,只不过 Disruptor 做得更好。
拿队列来作比较的做法弱化了对 … 阅读全文